JD反波胆平台

當前位置:首頁>百科>氣象>夏至
熱門搜索:

夏至

2024-09-30·329 瀏覽

夏至

每年6月21日至22日,太陽運行至黃經90°時,是夏至節氣。《恪遵憲度抄本》:“日北至,日長之至,日影短至,故曰夏至。至者,極也。”晝最長,夜最短。北極圈以北的地區會出現極晝。

公元前七世紀,古人采用土圭測日影,確定了夏至節氣。夏至日,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,幾乎直射北回歸線(北緯23°26'),北半球的白晝達到最長,正午時太陽高度最高,北半球受到的太陽輻射為全年最多。夏至以后,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漸南移,北半球的白晝日漸縮短。民間有“吃過夏至面,一天短一線”的說法。


夏至有三候:一候鹿角解;二候蟬始鳴;三候半夏生。氣溫顯著升高,鹿角開始脫落,樹上的大黑蟬開始鳴叫。有一種植物在夏季中期即夏至開始生長,故名為“半夏”。

雨熱共季。夏至后地面受熱強烈,空氣對流旺盛,強對流天氣多發。長江中下游、江淮流域仍然處在梅雨季節。雖然高溫高濕讓人感到不適,但對作物生長有利。


夏至后,我國各地陸續進入盛夏時節,氣溫高、濕度大、經常出現雷陣雨。

由于太陽輻射到地面的熱量比地面向空中散發的多,夏至后的一段時間內,氣溫繼續升高,因此有“夏至不過不熱”的說法。“夏至三庚數頭伏”是說從夏至日開始往后數,數到第三個“庚日”便入伏了。

長江中下游、江淮流域,暖空氣團交匯,形成低壓槽,容易出現大范圍降雨,甚至出現暴雨天氣。諺語有“夏至大爛,梅雨當飯”的說法。“爛”指的是雨水過多,道路泥濘,如果夏至日出現這樣的天氣,往往預示著以后雨水不斷。

除連陰雨外,夏至后還經常出現雷陣雨。雷陣雨簡單地說就是空氣對流旺盛造成的。雷陣雨來得快也去得快,降雨范圍小,有“夏雨隔田坎”的說法。


夏至來臨,不論南方還是北方,農作物生長旺盛,同時雜草、害蟲迅速滋長漫延,需加強田間管理。各種農田雜草不僅與莊稼爭水爭肥爭陽光,而且是多種病菌和害蟲的寄主。農諺說:“夏至不鋤根邊草,如同養下毒蛇咬。”

抓緊中耕鋤地是夏至時節極重要的增產措施之一。此時,棉花已經現蕾,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兩旺,要注意及時整枝打杈,中耕培土,雨水多的地區要做好田間清溝排水工作,防止澇漬危害。

淮河以南早稻抽穗揚花,田間水分管理要足水抽穗,濕潤灌漿,既滿足水稻結實對水分的需要,又能透氣養根,保證活熟到老,提高籽粒重。

“夏種不讓晌”,夏播工作要抓緊掃尾,力爭全苗。出苗后應及時間苗定苗,移栽補缺。

降雨多,澇漬危害大。可能受淹的水稻要注意細菌性基腐病、白葉枯病等細菌性病害發生;瓜果蔬菜注意抓好枯萎病、青枯病、炭疽病、霜霉病、褐斑病、疫病等病害的防治。

此外,還要防干旱。高溫天氣可能帶來干旱風險,春播農作物正處在抽穗、揚花、灌漿期,需要大量水分供給,加強農田蓄水。“夏至水滿塘,秋天谷滿倉”,夏至降雨足,仍要不忘蓄水,為抗旱做準備。


祭神祀祖

《周禮·春官》載:“以夏日至,致地方物魈。”周代夏至祭神,意為清除荒年、饑餓和死亡。此時慶祝豐收、祭祀祖先之俗,以祈求消災年豐。

消夏避伏

夏至日,女孩們互相贈送折扇、脂粉等什物。“夏至日,進扇及粉脂囊,皆有辭。“扇”借以生風;“粉脂”以之涂抹,散體熱所生濁氣,防生痱子。

吃面吃餅

不論吃面還是吃餅,都是夏至麥收之后,吃面食嘗新。在北方,有“冬至餃子夏至面”的說法,吃面感謝天賜豐收,祈求“秋報”。江南地區吃“夏至餅”,搟面為薄餅,烤熟,夾以青菜、豆莢、豆腐及臘肉等,祭祖后食用。

歇夏

夏至和冬至一樣,屬于中國民間的重要節日,古時稱“夏節”、“夏至節”。夏至日回家與親人團聚暢飲,以避夏日酷暑,名曰歇夏。

唱九九歌

不僅冬至有九九歌,夏至也有九九歌。夏九九歌是用來消暑的,古人發明了“數九”的辦法,并用歌謠的方式記錄下來,朗朗上口,易記易懂。歌中用人們對冷暖的感受、表現和行動等,生動形象地反映夏季天氣的變化情況。


  • 上一篇:芒種
  • 下一篇:小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