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D反波胆平台

當前位置:首頁>百科>氣象>小暑
熱門搜索:

小暑

2024-09-30·300 瀏覽

小暑

小暑,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十一個節氣。每年公歷7月7日至8日,太陽到達黃經105°時為小暑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記載:“六月節……暑,熱也,就熱之中分為大小,月初為小,月中為大,今則熱氣猶小也。”暑,表示炎熱的意思。小暑,意指天氣開始炎熱,卻沒有達到極致。

小暑的標志是出梅,然后入伏。小暑期間,全國大部分地區進入盛夏。

俗話說:“熱在三伏”。“三伏天”一般出現在夏至的28天之后,即所謂“夏至三庚數頭伏”。


小暑時節大地上便不再有一絲涼風,所有的風中都帶著熱浪。《詩經·七月》中描寫蟋蟀隨著季節變化逐漸從戶外遷居到室內生活:“七月在野,八月在宇,九月在戶,十月蟋蟀入我床下。” 文中所說的八月即是夏歷的六月,即小暑節氣前后。

小暑三候為:一候溫風至;二候蟋蟀居宇;三候鷹始鷙。“一候溫風至”,小暑日后,大地上便不再有一絲涼風,所有的風中都帶著熱浪。“二候蟋蟀居宇”,五日后,由于炎熱,蟋蟀離開了田野,到庭院的墻角下以避暑熱。“三候鷹始鷙”,再過五日,老鷹因地面氣溫太高而在清涼的高空中活動。


“小暑雨漣漣,防汛最當先”。小暑節氣氣溫較高,雨水豐富,日照充足。就氣候平均而言,7月是全國大多數地區氣溫最高的一個月,全國平均氣溫約為24.9℃。此時,我國有超過一半的地區進入炎熱的夏季。

小暑還是全年降水量最多的一個節氣,長江中下游地區梅雨季節先后結束,而華北、東北地區則進入多雨季節。

南方大部分地區進入一年之中雷暴最多的季節,應及時做好雷電防御工作。

同時,臺風活動變得頻繁,登陸我國的臺風開始增多。


小暑時節,全國大部地區的夏秋作物進入生長最為旺盛的時期,人們多忙于夏秋作物的田間管理,我國東北與西北地區正收割冬、春小麥等作物。小暑期間,光熱資源豐富,利于水稻、棉花、玉米等秋熟作物生長發育。

雷雨、臺風帶來的降水雖對水稻等作物生長十分有利,但有時也會給棉花、大豆等旱作物及蔬菜造成不利影響。此時雖是農作物生長并茂的旺盛階段,但旱、澇、風、雨、蟲時有發生,要做好防治病蟲、抗旱防澇的充分準備。

小暑前后,除東北與西北地區收割冬、春小麥等作物外,農業生產上主要是忙著田間管理了。


吃餃子

在中國北方地區有“頭伏餃子,二伏面,三伏烙餅攤雞蛋”的說法。頭伏吃餃子是傳統習俗,伏日人們食欲不振,往往比常日消瘦,俗謂之苦夏,而餃子在傳統習俗里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。

食新

民間有小暑“食新”的習俗,即在小暑過后嘗新米,農民將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,做好飯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,然后人人吃嘗新酒等。

此外,農歷六月初六日為“天貺節”。“貺”即“賜”,即天賜之節。這天,民間有曬書畫、衣物的習俗。據說此日晾曬后,可以避免被蟲蛀,所以有“六月六,曬紅綠”的說法。


  • 上一篇:大暑
  • 下一篇:芒種